追求极致:美军寻求轻武器使用的新型可燃弹壳
近日,美国政府在SBIR(小企业创新研究)计划网站上公布了为美国陆军寻求新型弹药的招标计划——新一代轻武器的可燃弹壳。
此举是为德事隆集团(Textron)正在研发的埋头弹机枪(LSAT)寻求更加先进的弹药方案。显然美军并不满足与现阶段推出的聚合物弹壳,追求更加极致的轻量化。
正如招标名字所提到的,美国陆军正在寻找一种新型材料来取代轻武器弹药的金属弹壳。首先,它应该是一种疏水性聚合物材料,可以制作成弹壳形状;这种材料必须完全可燃,发射后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;这种材料显然也应该是无毒的,无论是平时状态还是点燃后产生烟雾。图为现在的LSAT机枪所用的埋头弹,采用的是聚合物弹壳。
此外,美军还要求弹药的重量必须减少达到50%,与目前现役的弹药相比,弹道性能更好或相当,而且制造应该更加简单,成本也更低廉,同时不会牺牲穿甲性能,并满足长期储存的需要。显然这个真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,在技术方面有很多难题。图为LSAT机枪射击后,留下的聚合物弹壳,注意金属底火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美军真的得到这样的全可燃弹壳技术,那么武器系统也必然要进行重新设计。由于全可燃弹壳在发射时无法起到传统弹壳密封火药燃气的功能,所以如何保证发射全可燃弹药时的弹膛气密性,将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。这是英国研制的40mm埋头弹,尽管优点很多,但对旋转弹膛的加工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。如果是5.56mm或6.5mm步枪来说,这样的旋转弹膛设计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随着科技的进步,步兵火力强度不断提升,所需弹药数量也直线上升,士兵负载越来越重。为了确保美军士兵能够在21世纪保持压倒性的优势,减少士兵负载已经成为陆军的当务之急。士兵最沉重的负担就是他们的弹药,通过轻质金属取代铜制造弹壳,因为成本和技术限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。
过去50多年间,世界各国尝试用轻质聚合物取代黄铜制作弹壳,只能减少25%的弹药重量,并且无法保证弹道性能和满足长期储存的需要。可燃弹壳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大口径弹药,与传统的金属弹壳相比,可燃弹壳具有很多优势,如:减少弹膛磨损;提高发射能量(可燃弹壳充当部分发射药的功能);提高发射药燃烧效率;降低回收成本;可燃弹壳可以在储存、运输、装填时保护发射药。
近来,在小口径武器系统使用现有的毡合纤维可燃弹壳技术,以实现轻量化弹药的研究引起各国的极大兴趣。然而将毡化纤维技术应用到轻武器弹药,取代传统的铜/钢弹壳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。技术障碍包括这种材料缺乏机械强度、高孔隙率、可燃树脂容易被水和水蒸汽渗透、弹药的运输和使用安全等。图为破碎的120mm坦克炮弹,现阶段可燃弹壳的强度无法满足轻武器的使用需要。
这个SBIR项目看起来简单,其实涵盖了材料学、物理、化学、设计、数据模拟、力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开发工作。如何寻找新型可燃聚合物,并优化小口径弹壳的设计,并确定其生产可行性,每个都有很有挑战性。
首先需要开发适用于轻武器的新型聚合物材料,并分析不同温度、湿度和制造工艺下的燃烧残余物,寻找最佳可燃聚合物的配比。接下来还要对弹壳的生产工艺进行开发,选择合适的弹壳外形,并进行综合分析模拟,以验证新型子弹的内外弹道性能。最后对可燃弹壳材料的机械和物理特性进行调查,并评估使用轻质全可燃弹壳子弹的枪械生产问题及可行性。
如果此项目成功,这种全可燃埋头弹弹壳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方面。包括轻武器(5.56mm、7.62mm、12.7mm)、中口径火炮(20mm、25mm、30mm、40mm)以及大口径火炮(60mm、81mm、105mm、120mm),民用狩猎、射击竞赛和执法机构使用的弹药。
全可燃弹壳必须满足的参数指标:弹壳完全可燃,燃烧后不应留下任何残留物;弹壳应完全防水;制造相对容易;材料机械强度比目前大口径弹药的可燃弹壳要高25%;新型弹药的弹道性能与现有弹药相当或更好;重量是传统弹药的50%;材料完全无毒;能够满足标准操作需要;弹壳材料老化不能对性能或安全产生重大影响。
在之前美军曝光的复合材料弹壳子弹,现在可以看作是保守方案(参见2017年11月28日《美国复合材料弹壳子弹新动态 中国应该做什么?》)。而本文提及的全可燃弹壳显然是一种最激进的方案。这种“洋跃进”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本人是原SC军事贴图区版主hawk26,为大家提供原创军事内容,感谢大家收看。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“hawk26讲武堂”微信公众号,可以关注收听,谢谢!
使用苹果的各位壕,请点这个赞赏码